“有了新房,加上老人孩子還有政策幫扶,日子總算像個樣子啦!”曾居住在德江縣桶井鄉一個偏遠村寨的王仁琴一家,于2017年搬遷至大龍開發區德龍新區。近4年的扎根發展,家庭面貌煥然一新,王仁琴在大龍開發區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漂亮的德龍新區
走進德龍新區跨區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放眼望去,嶄新高大的住宅樓房鱗次櫛比,寬敞整潔的交通干道縱橫貫通,孩子在休閑廣場上嬉戲打鬧,老人圍在一旁話家長里短,一幅景美人和的幸福畫面盡收眼底。
這些年,為讓搬遷群眾更好地適應新生活,德龍新區用心用情服務新居民,著力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積極搭建社區文化廣場、“四點半課堂”等活動場所,讓搬遷群眾在新家園找到歸屬感。
王仁琴在教女兒畫畫
以此同時,社區把服務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在社區服務中心有序設置著就醫、就學、就業、戶籍、水電等政策咨詢窗口和低保、醫保、社保等政策保障服務窗口,讓群眾“足不出戶”便能在社區里辦理各項事務,為搬遷群眾的幸福新生活提速。
德龍新區搬遷群眾的幸福生活是大龍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縮影。
小區一角
搬離“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偏遠地區,2.6萬余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一步跨入新家園,成為大龍開發區的新市民。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遷移,也是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建、城鄉格局的重構和社會關系的重塑。
芳蓉服飾扶貧車間
自承接跨區縣易地扶貧搬遷以來,大龍開發區不斷加強配套設置,積極推進安置點的基礎教育、休閑健康、就近就業、便民醫療、社區服務等方面建設,著力打造便民“生活圈”,確保新居民在新家園住得安心、過得放心、生活得舒心。
務工的群眾
為滿足搬遷群眾的生活需求,大龍開發區持續織牢織密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保障大網”,在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設置社區服務中心、微工廠、幼兒園、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衛生服務中心等場所,全面滿足社區服務功能需要,為搬遷群眾生活提供生活便捷。同時,積極組織各類群眾開展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新居民“居安、業安、身安、心安”提供充足養分。
小區“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
如今,搬遷群眾在這里,真正實現了“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的美好生活愿景。